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通信工程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底蕴与深圳科技创新环境,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作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5G技术、空间通信和人工智能为前沿方向,其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为通信产业输送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基础理论,同时设置数据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等实践性模块。学生通过以下学习路径形成系统性能力:
- 掌握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信号转换机制与信息编码理论
- 理解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与网络优化算法
- 参与芯片设计、光学检测等领域的实验与项目开发
研究方向聚焦三大技术领域:
- 无线通信技术:涵盖5G/6G网络架构、微波天线设计
- 空间信息传输:包括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系统
- 智能信号处理:涉及人工智能驱动的通信协议优化实验室配置覆盖从基础通信电子线路到网络攻防仿真平台的完整设施,支撑学生在网络优化、数据安全等方向开展前沿探索。
师资队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拥有教授14人(含博导9人)、副教授12人,团队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卫星通信领域形成显著技术突破。培养过程中实施“导师制+项目制”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华为、中兴等深圳本土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呈现多元发展路径:
- 深造方向:约40%进入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攻读硕博学位
- 就业领域: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制造(占35%)、航空航天(占25%)、网络运营商(占20%)三大板块
- 典型岗位:包含通信系统架构师、芯片研发工程师、网络优化专家等近年毕业生入职单位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移动研究院、华为2012实验室等头部机构,起薪水平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