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立足电子信息大类,聚焦智能设备开发与系统集成领域,通过三年制专科教育培养具备感知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物联网云平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构建了涵盖电子电路、嵌入式开发、智能终端设计的课程体系,并与TCL格创东智、山东广域科技等头部企业合作,强化学生的项目规划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渗透,该专业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与真实场景实训,逐步形成“技术+应用”双核驱动的培养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分为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两大模块。基础课程侧重构建学生的底层知识框架,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为后续技术深化奠定基础。核心课程则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例如传感器应用技术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采集与设备选型能力,物联网嵌入式技术结合ARM架构开发板进行代码编写与系统调试实战,而物联网系统部署与运维课程引入工业互联网真实案例,模拟企业级项目管理流程。这种“理论-实践-创新”的梯度设计,确保学生从基础技能到复杂系统开发的渐进式提升。
实践教学体系以“对接真实职业场景”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训平台。学生需完成以下能力训练闭环:
- 设备层操作:通过无线传感网组网实验掌握RFID标签部署与信号优化;
- 系统开发层实践:在开源电子平台上完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
- 云端集成测试:使用阿里云或华为云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与管理实战;
- 综合项目演练:参与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赛项。学院配备的工匠工坊与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接近企业级标准的开发环境。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智能终端开发、系统运维管理等岗位。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近年参与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与山东省“技能兴鲁”竞赛获奖率达32%,体现出较强的技术竞争力。合作企业如山东合能科技每年提供定向实习岗位,部分优秀毕业生已进入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管理领域担任技术骨干。专业特别注重5G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开设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选修模块,拓展学生在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空间。
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学院组建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100%,包含省级教学名师与ARM认证讲师。团队主持开发的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覆盖从单片机基础到云平台开发的完整知识链,近三年获得10项专利与6部规划教材成果。通过Google教育合作项目,教师将TensorFlow Lite框架引入物联网边缘计算教学,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课程内容始终保持行业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