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科曙光共建)专业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点项目,依托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与中科曙光公司共建曙光大数据学院,形成了“产学研训相结合,教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大数据处理、分析与预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在于将智慧农业等产业需求融入课程体系,打造具有行业针对性的实践平台。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在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可视化领域的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紧扣Hadoop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强调通过真实项目实训提升系统架构能力与数据预处理能力。培养方向聚焦智慧农业领域,适应国家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使学生能够胜任IT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开发工作。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
专业课程采用分层递进式设计,涵盖基础理论到行业应用的全链条知识:
- 编程基础:包括Java语言应用开发、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夯实算法与开发能力;
- 核心技术模块:重点学习Hadoop大数据技术、Spark大数据应用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覆盖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处理流程;
- 行业实践课程:如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结合智慧农业场景设计实训项目,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与校企协同
校企共建的曙光大数据学院构建了混编师资团队,由校内教师与曙光高级工程师共同授课。企业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实践与顶岗实训,例如:
- 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模拟企业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项目;
- 瑞翼工坊:通过企业导师指导完成从数据预处理到可视化的全流程开发;
- 行业认证培训:融入Hadoop工程师认证、数据挖掘工程师等职业资格标准,提升就业竞争力。
科研支撑与竞赛成果
专业依托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拥有云计算实验室、VR实训研发室等先进设施。近年来学生团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2023年学科竞赛成果显著。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案例库建设。
就业前景与行业对接
毕业生主要流向政府信息技术部门、智慧农业科技企业及金融数据分析机构,从事大数据系统运维、挖掘分析、应用开发等工作。校企合作单位如中科曙光、华为等提供定向招聘通道,部分学生入职薪资达6580元/月(2024年平均水平)。专业通过教育部“百校工程”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资源对接,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