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智能建造专业是适应国家建筑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土木工程、机械控制、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兼具工程实践与智能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自2020年设立以来,依托学校理工类学科优势与行业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在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71名,展现了较强的学科竞争力。
培养目标与学科定位
专业以“新工科”理念为核心,培养掌握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BIM技术应用、物联网基础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需具备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施工与运维管理等能力,服务领域涵盖传统建筑工程、新基建、智慧城市等方向。课程体系强调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础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土木+机械+信息”的跨学科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与核心资源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核心课程包括:
- 工程力学与结构力学构建力学分析基础
- 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装配式工程智能施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
- BIM技术应用、多传感器与信息融合培养数字化建模与系统集成技能
- 建筑环境智能化系统、物联网基础拓展智能运维管理视野实践教学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室、BIM技术实训室等平台,配备六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等价值3269万元的先进设备。校企合作覆盖中铁、中建等30余家单位,学生可参与地铁施工监测、装配式建筑抗震研究等实际项目。
师资力量与科研创新
教学团队由80.4%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构成,包括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省级教学名师等。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研发专利超240项。特色方向如建筑机器人研发、绿色建筑技术已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学生近三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超百人次。
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可在工程设计单位、智能装备企业、工程咨询公司等领域从事智能建造全流程工作,部分进入智慧城市、BIM咨询等新兴行业。学校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深造路径。2023年数据显示,95%以上毕业生进入国企或行业龙头企业,考研录取率最高达18%,展现出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