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高速发展,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以"立足产业需求、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构建起"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票务管理、行车组织等核心岗位群,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重庆作为西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专业课程深度融入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培养能应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运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形成"基础+核心+实训"的三级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聚焦电工技术、线路规划、服务礼仪等基础知识,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解析轨道车辆构造原理,《服务礼仪与英语》强化国际服务场景应用能力。
- 专业核心课程围绕运营全流程展开,包括《机电设备运用》《票务管理》《应急处置》等六大模块,重点提升设备操作、客流组织和应急处理等实务技能。
- 实习实训采用"虚实结合"模式,在校内建设轨道交通屏蔽门实训室、检售票系统实训室,校外与轨道集团共建控制中心实训基地,实现从设备操作到综合调度的全场景训练。
该专业着力培养九大核心能力,覆盖从基础服务到智能管理的完整职业链条。在数字化能力培养方面,特别强调生物识别技术和无感支付系统的应用训练,学生需掌握智能调度平台的操作规范。通过《行车组织》课程中的虚拟仿真项目,学习者可在1:1还原的沙盘系统中模拟列车运行图编制,培养车站级控制和中央级控制双重场景下的调度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
- 运营管理类岗位:站务员、值班站长、行车调度员
- 技术服务类岗位:AFC系统维护员、信号设备调试员
- 应急管理类岗位:安全督导员、突发事件处置专员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三年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约35%毕业生进入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另有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通道进入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深造。
专业建设突出产教融合特色,与重庆轨道集团共建"运营管理人才孵化基地",引入企业导师参与《票务事务处理》等课程开发。在资格证书获取方面,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急救员证双证书。特别设置的《智能调度与数据管理》课程,对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培养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流峰谷特征的创新型人才。
面向"十四五"交通强国战略,该专业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重庆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的推进,预计到2027年将新增专业人才需求2.8万人。专业已启动智慧城轨专项培养计划,增设《无人驾驶系统维护》《智能安检技术》等前沿课程,构建适应磁悬浮、云巴等新型轨道交通形态的课程体系,为城市交通数字化转型储备核心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