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作为甘肃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应用阿拉伯语专业凭借独特的定位和资源优势,逐渐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学科。该专业依托临夏地区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文化渊源,构建了语言技能与文化素养并重的培养体系,近年来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路径。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采取"语言基础+文化拓展+职业能力"的三维框架。核心课程包含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口语、阿拉伯语写作等语言技能模块,同时设置阿拉伯国家概况、伊斯兰文化等文化课程强化跨文化理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商务阿拉伯语、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等实践类课程,学生可掌握外贸单证处理、跨境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这一培养模式直接对接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用人需求。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团队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征。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包含埃及籍外教1名,以及具有伊朗、马来西亚等国留学背景的教师。教学团队采用英阿双语教学法,通过同声传译实训室和外语角强化语言沉浸式训练。数据显示,零基础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即可突破日常会话障碍,部分优秀学生在省级阿拉伯语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印证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显著的产教融合特征。学院与阿联酋、苏丹等国的16家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合作,学生在第三学年可进入涉外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具体场景包括:
- 外贸公司的商务谈判与合同翻译
- 跨境电商平台的阿拉伯语客服
- 国际会展活动的陪同口译
- 海外工程项目的文书处理这种"语言+职业"的复合型培养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甘肃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在升学与就业通道建设上,学院构建了立体化发展平台。毕业生可通过三种路径实现职业跃升:
- 学历提升:专业综合测评前3%的学生可免试专升本,对接应用外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本科专业
- 国际交流:与马来西亚伊斯兰科技大学等开展"2+2"本科联合培养,留学费用较普通渠道降低40%
- 高质量就业:依托临夏州作为"中国西部旱码头"的区位优势,毕业生在义乌、广州等地外贸企业起薪达6000-8000元,部分自主创业者年营业额突破百万
该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样突出。教师团队曾参与敦煌文博会翻译工作,学生在"中阿博览会"等国家级外事活动中承担志愿服务,这种"以赛促学、以用带学"的培养策略,使专业成为甘肃省培养阿拉伯语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了大量懂语言、通文化、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