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02年,是该校影视传媒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构建了"语言功力+艺术素养+全媒体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2025年数据显示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100%,毕业生平均起薪6000-10000元/月,30%考研深造至国内外知名院校,部分进入央视」「省级卫视等头部媒体。专业通过"以赛促练」「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播音主持人才。
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核心优势:
- 综合素养提升:依托影视传媒学院平台,与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专业协同培养,形成"声台形表"综合能力培养链
- 课程体系融合:整合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课程优势,独创《艺术语言表达与表现》《新媒体与传播》等特色课程,实现语言功力与艺术能力的协同提升
- 以赛促练机制:建立"院级选拔-省级竞赛-国家级赛事"三级培育体系,近五年获齐越节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二等奖」「全球华语网络主播大赛三连冠」「未来金话筒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00+项。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实施三阶能力递进模式:
- 语言基础强化阶段:
- 必修《语音与发声》《语言表达》《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训》等18门核心课程,采用"输入-内化-输出"语言习得模型
- 在虚拟演播厅完成新闻播报」「即兴评述」专项训练,实现普通话一甲通过率75%」「雅思7.0+**语言资质目标
- 艺术素养提升阶段:
- 分模块掌握播音主持」「影视表演」「新媒体运营三大技术体系
- 开设《演播空间处理》《电视节目主持与创作》《音效设计》等实务课程,年均产出原创节目策划案150+份」「短视频作品300+条
- 全媒体实践阶段:
- 参与央视《主持人大赛》」「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国家级赛事,承担现场主持」「活动执行任务
- 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字节跳动等实习基地开展融媒体记者」「内容策划岗位实践,完成企业级直播项目50+场次。
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专业建设依托四大支撑要素:
- 双师型教师团队:专任教师中教授占比25%」「副教授占比45%,博士学历教师占比60%,含金话筒奖得主」「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 重大科研成果: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5项,开发《智能语音辅助教学系统》等创新教具
- 国际合作深化: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建立"3+1"本硕连读项目,年均输送20+名学生赴海外深造
- 硬件设施先进:建有4K超清演播室」「智能语音实验室等价值1500万元的专业实训空间,配备虚拟成像系统」「多机位切换台。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五维发展格局:
- 传统媒体领域:35%进入央视」「东方卫视等机构,担任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起薪8000-15000元/月)
- 新媒体赛道:30%任职抖音」「B站等平台,主导直播运营」「IP内容孵化
- 教育传播行业:25%进入重点中学」「艺术培训机构,承担语言艺术教学」「课程研发
- 国际传播路径:5%参与孔子学院项目,开展跨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
- 自主创业方向:5%创办MCN机构」「有声内容工作室,开发音频课程」「沉浸式剧场。
该专业通过"语言筑基-艺术赋能-实践驱动"培养体系,持续为传媒领域输送复合型人才。建议考生强化即兴演讲能力」「全媒体内容生产」「文化解读深度核心技能,需重点关注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新媒体传播伦理等专业难点。选择国际传播方向需掌握跨文化交际理论」「双语主持技巧,适合具有文化自信」「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职业发展可瞄准首席主持人」「融媒体内容总监」等岗位,建议同步考取**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资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