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6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依托校企合作与产业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围绕计算机、通信、传感技术三大核心领域,注重产学研融合,与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前沿技术学习与实战平台。当前正值2025年,专业建设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成为支撑区域大数据与信息科学产业发展的核心专业之一。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以“基础实践化、应用创新化”为培养理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感知与标识技术、信息处理与安全技术等核心理论。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可胜任5G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大数据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工程管理。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系统设计、智能终端开发、安全监测等岗位,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产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核心课程与实践体系
课程设置强调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的培养,核心模块包括:
- 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覆盖传感器原理、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
- 通信技术:聚焦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智能网关设计
- 应用开发:涉及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智能产品开发
- 数据处理与安全:包含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物联网安全与隐私
实践环节依托嵌入式实验室、物联网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参与华为、中兴的实际项目,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产业落地的闭环培养。
校企合作与就业资源
专业与中兴通讯、华为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单位覆盖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通信架构与系统集成实践
- 华为产业学院:引入物联网前沿技术设备与真实项目案例
- 西安西科节能等本地企业:聚焦区域智慧化解决方案
近五年数据显示,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百项,就业单位涵盖中国铁塔、迪普科技等上市企业,部分毕业生进入台达电子等跨国集团技术管理岗位。
师资力量与教学保障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38%,“双师双能”型教师超过80%。团队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20余项,形成“理论教学—竞赛指导—科研反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验室配置网络、嵌入式、创新创业三大平台,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支持学生完成从芯片级开发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训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