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其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依托76年办学积淀,形成了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构建了覆盖农业生产全链条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掌握作物生产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和数字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建设深度融入产业升级,与95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校内有基地、校外有平台"的产教融合生态。
课程体系采用"三平台+两模块"结构:
- 基础平台:涵盖《作物生产技术》《植物遗传育种》等核心课程,强化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装备知识
- 技术平台:设置《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前沿课程
- 管理平台:开设《农业企业经营与村务管理》《农产品电商运营》等管理类课程
实践模块则通过校内外101个实训基地和356家紧密型实训企业,开展智能化温室管理、无人机植保等真实生产项目。这种"理论-实践-创新"三级递进模式,使毕业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模式凸显四大特色:
- 产教融合:与中化现代农业(MAP)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
- 数字赋能:运用300T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万兆泛在网络,开展虚拟仿真教学
- 双师协同:由9名博士领衔的教学团队中,包含4名柔性引进院士团队专家
- 创新创业:通过国家级双创教育示范基地,孵化出12个农业科技创业项目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覆盖:
• 农业园区技术总监(占比35%)
• 数字农业技术员(28%)
• 农业装备运维工程师(20%)
• 乡村振兴管理岗(17%)
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精准农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体现出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专业优势集中体现在:
- 依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台,拥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 实训设备总值达6.66亿元,配备61间智慧教室和农业科教园
- 获评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建立覆盖东北的就业网络
- 课程体系对接"1+X"证书制度,可考取农业经理人等6类职业资格
这些优势使其成为东北地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高地,为辽宁全面振兴输送了大量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