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其前身为2006年开设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2016年正式更名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文化产业升级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文化管理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层社区及文化企业输送专业力量。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塑造。核心能力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运用、文化活动策划执行、文化设施运营管理等,毕业生可胜任文化项目管理、社区文化建设、非遗保护等多元岗位。课程体系分为文化事业管理、社会服务、演出经营管理和计划组织四大模块,主干课程涵盖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实务、文化项目管理、养老服务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公共文化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等前沿技能课程,并融入艺术鉴赏、形体训练等素质拓展内容。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内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实训室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展文化活动策划、演出组织等实操训练;校外与崇州市文化馆、正行社工中心等10余家单位共建实训基地,推行项目式教学和订单式培养。例如,学生参与“文旅管家孵化”政校合作项目,策划执行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服务覆盖超3000人次。这种“理论+实践+项目”的三维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文化企业三大领域,具体岗位包括文化场馆运营、社区文化专干、文化活动策划师等。专业还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认证,增强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办公软件技能大赛中斩获8项一等奖,并参与非遗保护、疫情防控等社会服务,体现了专业培养的实效性。
该专业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办学积淀深厚,作为全国首所文化产业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拥有16年人才培养经验;二是资源整合力强,依托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办学背景,与省级文化单位深度联动;三是跨学科融合,课程涵盖管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领域,培养“懂文化、善管理、能策划”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