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自2010年首届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为基础、产教融合为特色的重点学科。该专业依托交通行业背景,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学生不仅掌握测量平差、控制测量技术等核心课程,还通过丰富的实训项目强化技能,毕业生年均获得国家工程测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近年在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一等奖、二等奖,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模块化设计,形成“基础+进阶+应用”三层架构。测量平差作为数据处理核心课程,培养学生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能力;GNSS技术与应用紧跟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强化卫星定位系统的实践操作;工程测量技术则聚焦道路、桥梁等场景的施工测量。配合数字测图实习、施工测量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可完成从地形测绘到工程验收的全流程技能训练。这种“课堂+工地”的沉浸式教学,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测绘生产一线的技术要求。
师资团队是专业实力的重要保障,现有专任教师中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1名,以及5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其中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各1人。超过50%的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将工程案例融入教学,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实训基地配备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构建了涵盖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八大功能的实训平台。
就业方向呈现多领域覆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交通建设、国土资源、智慧城市三大板块。初期岗位集中在工程测量员、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员等一线岗位,4-6年后可晋升为项目经理或考取注册测绘师资质。合作单位包括中交集团、广东省测绘院等龙头企业,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特别在轨道交通监测、地下管线探测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双证书”制度与阶梯式成长路径设计。学生在校期间需考取工程测量工(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通过“认知实习→专项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实践体系积累工程经验。校企合作开发的《精密工程测量》等课程,引入BIM建模、无人机航测等前沿技术,使人才培养与行业技术变革保持同频共振。这种“证书驱动、项目赋能”的模式,有效缩短了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