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航海技术专业立足国家海洋强国与航运强国战略,以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复合型航海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构建了覆盖船舶驾驶、航运管理、安全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常年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就业单位涵盖中远海运、招商局能源等头部企业,并在海事执法、水上公安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路径。通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50个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可完成从基本安全训练到GMDSS通信设备操作的全流程实操。培养机制强调"三维能力提升":
- 专业基础:通过《航海学》《船舶操纵与避碰》等核心课程夯实理论知识
- 国际视野:引入《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标准,配备双师双语型教师团队(含16名持证船长)
- 职业认证:系统性获取无限航区三副适任证书等5类国际通用资质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贯通。
课程体系突出模块化设计与岗课融通。专业核心课程包含三大能力集群:
- 航行保障类:《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定位与导航》培养气象研判与航线规划能力
- 船舶操控类:《船舶值班与避碰》《GMDSS通信业务》强化应急响应与通信协作技能
- 管理合规类:《船舶结构与货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建立航运法规与货运管理知识体系。特别设置海警特考专项培训,为公务员岗位输送专业人才。
职业发展呈现"高起点、快晋升、优待遇"特征。毕业生首岗任职三副平均起薪达5500-5700美元/月,通过8年左右职业发展可晋升船长(月薪超10000美元)。就业网络覆盖国际航运市场,新加坡森海海事等跨国企业常年开展定向招聘。专业更创新"四维成长通道":技能竞赛提升专业素养、双创项目孵化实践能力、国际交流开拓全球视野、证书体系增强职业弹性,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学资源建设体现"虚实融合、产教协同"特色。拥有国家级航海模拟器、船舶磁罗经校正实验室等18类实训平台,开发《船舶试航技术规范》等23项行业标准。师资队伍包含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吴福-振华优秀教师4人,主持完成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通过船舶无线电检测等7类社会服务资质,实现"教学-科研-服务"生态闭环,近三年为行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200余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