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作为江西省重点师范院校,其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幼教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60余年的师范教育底蕴,结合红土地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前景方面展现出显著特色。以下将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社会评价、实践创新及发展潜力等维度展开分析,为考生提供全面参考。
一、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导向,强化社会责任与专业素养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注重科学、人文与艺术素养的融合。通过保教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潜能的双重塑造,学生不仅能胜任幼儿园教学与管理,还能在儿童发展服务机构从事研究、咨询等工作。其培养目标强调创新创业意识,要求学生在掌握教育学原理、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具备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多维知识框架
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三大核心领域:
- 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外教育简史等,夯实学科根基;
- 实践技能:通过幼儿游戏与活动设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课程,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 研究方法: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论培养学术思维与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突出理论与实践交叉渗透,例如将学前卫生学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强化学生应对实际保教场景的能力。
三、高满意度评分印证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2022年调研数据,该专业获得综合满意度4.3分(满分5分),其中就业满意度4.2分,教学质量4.1分,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这一成果得益于:
- 双师型教师团队:博士占比高,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度参与教学;
- 小班化教学:师生比优化,确保个性化指导;
- 持续改进机制:定期收集用人单位反馈调整培养方案。
四、产教融合推动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专业构建了“校-园-社”协同育人平台,具体举措包括:
- 与省级示范幼儿园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
- 开展幼儿教育项目制学习,如亲子活动策划、园本课程开发;
- 依托教育科学学院新建的学前教育硕士点(2025年首招),本科学生可参与研究生课题组的实践研究。
此类实践体系使学生保教能力与管理能力同步提升,近三年毕业生在江西省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率达37%。
五、区域引领与学科拓展共筑发展前景
作为江西省首个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师范院校,赣南师大正通过:
- 红文化融入课程:开发客家童谣教学、苏区红色故事启蒙等特色课程;
- 数字化教育探索: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训练学生应对信息化教学场景;
- 跨学科研究平台:联合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开展幼儿发展追踪研究。
这些举措使专业在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乡村幼教振兴等领域形成研究优势,毕业生在赣粤闽湘边际区域就业竞争力突出。
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培养的贯通式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师范)专业正以扎实的学科基础、创新的实践模式和鲜明的区域特色,为新时代幼教行业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志在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考生而言,这里不仅是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更是践行教育理想的红色热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