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的热门专业之一,机器人工程依托学校在工科领域的优势资源,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2020年设立,2024年正式获批为本科专业,是学校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布局。通过整合自动化、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力量,专业着力培养具备智能系统设计和工业机器人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完整知识链条。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模式。电路分析与工程力学构成基础理论支撑,机器人学和数字图像处理等核心课程聚焦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与计算机控制技术强化算法编程能力。特别设置40周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实验,通过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设计,让学生完成从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实践。
专业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与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京东物流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工业机器人调试、智能仓储系统开发等项目,部分课程引入西门子智能制造挑战赛真题作为案例。实验室配备有3D视觉识别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可模拟智能工厂的实际生产场景。这种"真实项目进课堂"的模式,使毕业生在智能制造系统运维、机器人应用开发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竞争力。
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智能装备开发和航空特种机器人两个特色方向。通过机器人伺服系统及驱动控制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贯穿全程,学院每年举办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可直推省级双创竞赛。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获全国二等奖,部分毕业生入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从事列车智能检测机器人研发工作。
师资队伍由40%副高以上职称教师领衔,多数教师具有企业研发经历。教学团队采用项目制教学法,将科研课题分解为课程模块,例如将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转化为《机器人感知系统》课程专题。学院新建的1193亩兰州新区校区规划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未来将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实验室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专业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