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86年,是浙江省唯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链的高校学科。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单位,该专业立足长三角文旅产业优势,以培养"管理型、创业型、复合型的国际化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其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8位,中国内地高校第6位,展现出强大的学科竞争力。
在培养体系构建上,专业形成了"理论+实践+国际化"三维育人模式。教学层面设置旅游电子商务、景区规划与管理、旅游管理三大方向模块,开设《旅游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文旅IP运营》等数字化课程。实践环节与乌镇、开元酒店集团共建实训基地,与浙江省中旅集团等企业搭建省级实习平台。国际化培养方面推行"3+1"双学位项目,与法国昂热大学、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等12所国际院校开展联合培养,法语达标者可直升法国院校攻读酒店管理、世界遗产管理等硕士方向。
学科建设依托"大管理"交叉融合机制,形成了旅游+城乡规划+数字技术的学科生态群落。近五年教师团队在《Tourism Management》《旅游学刊》等权威期刊发表55篇论文,主持30余项国家级项目,6项咨政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学院下设浙江乡村文旅运营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平台,深度参与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主持浙江省60余个县市旅游发展规划。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30%进入携程、开元旅业等龙头企业,20%考取公务员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双轮驱动"发展策略:一方面强化数字文旅创新能力,开设《智慧旅游系统开发》《社交电商运营》等前沿课程;另一方面深化国际认证体系建设,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TedQual认证,与亚太旅游协会共建人才培养标准。师资队伍中60%具有海外背景,博士生导师领衔的26人教学团队,构建了覆盖旅游全产业链的课程矩阵。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旅游策划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奖,毕业生起薪较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