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农业智能化与装备技术升级趋势,致力于培养掌握农业设施设计、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装备运维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农业类特色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农业装备应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其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提供从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到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技能训练。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上,该专业聚焦现代农业服务领域,以设施农业环境调控、农业物联网工程建造、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方向。学生需掌握植物生长环境分析、农业机械装备操作、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关键技术,培养目标明确指向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设施设计与建造、智能装备运维、生产管理等岗位。通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设施农业安全管控技术等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胜任农业园区规划、智能温室管理、农业物联网项目实施等实际工作。
课程体系与技能培养采用“基础+核心+实训”的模块化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电工电子技术,为后续技术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核心课程则涵盖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机电气控制等实操性强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装备应用融入课程体系,例如通过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课程,学生可掌握远程数据采集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搭建能力。实践环节设置上,学生需参与农业设施建造、智能装备调试、物联网系统集成等实训项目,并通过企业实习接触真实生产场景。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校建有129个实训实验室,配备农业物联网工程、智能灌溉系统等先进设备,并与6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例如,通过丘柳滨大师工作室和智慧物流实训室等平台,学生可参与农业装备研发与技术改造项目。实习阶段,学生将进入农业园区、装备制造企业或科技公司,在设施农业装备安装调试、物联网工程运维等岗位上积累实战经验。这种“校内实训+企业轮岗”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
从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来看,毕业生可面向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智能装备运维工程师等职业,就业领域覆盖农业设施建造、智能温室管理、农业物联网系统开发等方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智慧农业的普及,掌握设施农业与装备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生还可通过专升本衔接进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本科专业深造,或考取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集成、无人机航空喷洒等职业技能证书,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数据显示,该校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超1.2万人,教学资源与就业服务体系成熟,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