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其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构建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校自2006年升格为专科院校以来,依托中医药学科优势,将传统药学知识与现代经营理念深度融合,形成“医药+管理”双核心培养模式。专业通过化学基础、医药商品基础等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结合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等核心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既懂药品特性又精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该专业已培养出获得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的廖翰林等标杆人物,展现出显著的教学成效。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三阶递进”教学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药理学和药物制剂技术,构建药品流通领域的科学认知框架
- 专业核心课程突出零售药店实务与医药电子商务实务,强化数字化营销能力
- 职业拓展模块设置商务礼仪与药事管理与法规,提升职业合规意识。这种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GSP认证标准等专业规范的同时,能运用营销沙盘模拟等工具开展实战训练。
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双元”为特色,通过三个阶段实现能力跃升:
- 校内实训:在药品批发/零售模拟场景中完成药品购销流程演练
- 基地轮岗:进入附属医院药房及连锁药店开展处方审核与库存管理实操
- 企业顶岗:在国药控股等合作单位参与医药供应链优化真实项目。这种递进式培养使毕业生在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上保持区域领先。
职业发展通道呈现“双轨并行”特征:
职业技能证书方面,学生可考取药品购销(中级)及执业药师资格;升学路径上,可通过高职本科药事服务与管理专业衔接,或报考普通本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数据显示,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在医药流通企业就业率达92%,其中32%进入区域龙头企业的管理岗位。
教学成果的突破性进展体现在“赛教融合”创新模式。以周杰同学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为例,专业将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医药企业管理沙盘竞赛等赛事锤炼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省级奖项7项,孵化出智能药柜管理等实体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