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粤东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该专业立足潮汕非遗文化根基,构建起"创意设计-技术转化-产业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潮绣工艺活化、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校企协同创新等特色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具备非遗传承能力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取"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形成多维度能力培养链条。核心课程涵盖服装结构设计与CAD、立体裁剪等传统工艺课程,同时引入富怡服装CAD、威尔克姆电脑绣花软件等数字化工具训练。为应对电商经济浪潮,特别设置电商直播运营、妆饰与形象设计等特色模块,使学生在掌握服装制版与工艺基础能力的同时,具备品牌运营与新媒体营销的跨界能力。这种课程结构既保持传统技艺精髓,又注入智能制造基因,实现从设计思维到商业转化的闭环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三大创新机制提升产教融合效能:
- 非遗活化项目制教学:以"解码非遗基因"为主题,指导学生运用掐丝工艺重构《山海经》神兽图腾,通过盘绳技法解构传统汉服,形成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的作品
- 校企双元育人平台:与揭阳电商产业园、潮汕休闲服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设计草图-样衣制作-电商爆款"全流程实战训练
- 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将教师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如将可持续面料拼接工艺研发成果植入毕业设计指导,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该专业毕业生展现出强劲的职场竞争力,近五年就业对口率超98%,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能力维度:
- 技术复合性:同时掌握传统制版工艺与CAD/CAM数字化技术
- 文化创新力:具备潮绣非遗活化与时尚转化的设计思维
- 产业适应性:熟悉服装电商运营全链路,可胜任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直播运营等多岗位这种人才特质精准匹配大湾区服装产业智能化转型需求,使毕业生成为本土企业技术升级的核心力量,部分优秀学生更通过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实现创业梦想。
通过持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该专业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范式。其以非遗文化为创意源泉,以智能制造为技术支撑,以产教融合为培养路径的育人模式,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