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依托数学与金融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数学+金融+技术"的交叉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7年开始招生,已形成"懂金融、会计算、重实务"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在福建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显著竞争力。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科研平台支撑、竞赛实践驱动等创新模式,培养具备金融产品设计、量化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适应金融科技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数理金融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
- 基础理论层: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学科基础
- 技术工具层:包括计量经济学、Python程序设计、金融计量学等量化分析课程
- 专业应用层:聚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实务课程
特别打造《期货投资实践教程》《金融工程》等省级一流课程,并引入区块链金融、大数据风控等前沿内容。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和金融量化实训,强化学生运用蒙特卡洛模拟、VaR模型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已建成"实验室+基地+项目"的立体化实践体系:
- 科研平台:福建省金融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配备Wind、同花顺等10余个专业软件
- 校企合作:与招商银行、光大证券等9家金融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
- 项目驱动:在量化投资公司参与阿尔法策略开发,在商业银行实践智能投顾系统运维
实习协议覆盖证券、银行、保险三大领域,其中与量化投资(莆田)有限公司的合作始于2020年,重点开展金融衍生品定价建模实训。近三年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12项,展现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
师资力量与培养成果
教学团队由17名专任教师构成,其中教授7人、博士占比52.9%,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师主编的《证券投资分析》等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金融数学科研团队近三年承担省部级课题9项。实施班导师制和双创教育,支持学生辅修经济统计、审计学等第二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
- 金融机构:52%进入银行、证券、基金公司从事量化交易与风险管理
- 深造方向:18%考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研究生
- 新兴领域:15%任职金融科技公司,从事大数据风控与智能投研
通过"理论奠基—实践强化—创新突破"的三阶培养路径,该专业已成为莆田学院物理类招生的热门专业,连续5年保持100%的第一志愿报考率,为区域金融业输送了大量既懂数理分析又熟悉金融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