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法学专业立足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作为经济系下设的六大专业之一,该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德法兼修、复合应用型”法治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和多元化活动,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随着2024年新增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的协同发展,法学专业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持续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夯实理论根基与强化实务能力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涵盖基础理论与实务技能两大维度: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贯穿中国法律体系主干;
- 特色实务课程如法律逻辑学、司法文书学、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与职业素养;
- 交叉学科模块融入区块链原理及应用、数字经济综合模拟实训等新兴领域课程,呼应数字时代法治需求。
培养路径:多维实践平台与创新能力塑造
专业通过三大路径实现人才培养闭环:
- 校内实训平台:依托模拟法庭、大数据分析中心开展案例研讨与庭审模拟;
- 校外实践网络:与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共建实习基地,组织315普法宣传、法治宣传活动月等社会服务;
- 竞赛创新体系: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
师资力量:双师型团队建设
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62人,其中:
- 高级职称教师11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7人构成学术骨干;
- 专业负责人于盼盼主持省级人文社科课题,创新开展法学沙龙活动等教学实践;
- 教师团队近五年发表高质量核心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7部,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就业前景:多元化职业通道
毕业生呈现“三高”就业特征:
- 公职岗位占比35%:通过司法考试与公务员考试进入公检法系统、司法行政机关;
- 法律服务领域占比40%:在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从事合同审查、纠纷调解;
- 深造率逐年提升:近年多名毕业生考取西南政法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研究生,部分参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82%,专业对口率位居全院前列。
专业优势:特色化发展定位
在同类院校中,该专业形成三大差异化优势:
- “法律+经济”复合培养:依托学院商科背景,开设国际商法、金融法等交叉课程;
- 数字化转型实践:将Python大数据分析、数字资产管理纳入选修模块,培养适应智慧司法的技术型人才;
- 第二课堂体系:通过学术节、微团课大赛等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学生团队在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中屡获佳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