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外语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高校,其乌尔都语专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国内乌尔都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依托地缘优势与学科资源,不仅填补了西部地区的语种空白,更以复合型、国际化为培养导向,构建了独特的教学体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乌尔都语作为巴基斯坦国语及南亚重要语言,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而西外凭借扎实的学科建设与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能力与区域研究并重的发展路径。
专业建设与学科特色
西外乌尔都语专业是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设置涵盖基础乌尔都语、高级乌尔都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模块,同时开设巴基斯坦文化、南亚伊斯兰文化等区域研究课程。为适应南亚多语种环境,学生还需辅修英语、印地语等语言,形成“乌尔都语+英语+区域知识”的复合能力结构。此外,专业通过国家公派留学与校际交换项目,每年选派学生赴巴基斯坦国立语言大学等合作院校交流,强化语言沉浸与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
西外积极响应“新文科”建设,将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模块嵌入传统语言课程,推动“会语言、通技术、懂治理”的跨学科融合。例如,学生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模拟国际商务场景,提升实战能力。专业还开设卓越人才实验班,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德语+法学”联合学位项目,探索“双外语+专业”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语言技能,还拓宽了学生在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领域的职业选择。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师资团队规模居全国首位,现有教师6人,其中博士(含在读)3人,10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研室主任李宝龙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参编《南亚涉华乌尔都语新闻翻译与研究》等横向课题,并获评省级“一流课程”称号。外籍专家莎兹娅·伊鲁姆博士拥有16年教学经验,其跨文化研究成果为课程注入国际视野。团队依托“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推动学科前沿探索。
就业前景与社会认可
西外乌尔都语专业连续多年保持96%以上就业率,毕业生去向涵盖高校教学、政府外事、国际商贸、军事翻译等领域。近三年数据显示,15%毕业生进入西安外国语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69%任职于华为、字节跳动、中国银行等企业;另有15%赴东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深造。用人单位评价显示,学生因兼具语言能力、区域知识及技术素养,在“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中表现突出,成为稀缺的高质量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