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凭借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卓越的育人成果,在2024年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文学素养、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文化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以“基础扎实、口径适度”为原则,形成了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核心的课程群。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多门课程获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通过创意写作方向课程强化文学创作能力,通过网络与新媒体方向课程对接现代传媒需求,实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2-1-1”分段式教学体系:前两年夯实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第三年分方向深化技能(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创意写作),第四年通过校内外实践提升综合能力。同时推行“双导师制”,由专业导师和班导师共同指导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并通过启梦文学社等社团平台鼓励学生发表作品,近三年学生累计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在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师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百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例如丛冰梅副教授主讲的《现代汉语》课程入选学银在线平台,徐巍副教授主讲的《古代汉语》获评省级优秀课程,团队多次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和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奖项。实验室建设方面,配备微格实训室、非线性剪辑实验室等6类专业实训空间,并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唐韵文化传媒等机构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职业体验。
就业前景数据显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领域覆盖教育、行政、文化传播等多行业,30%进入中小学任教并成为教学骨干,20%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另有15%赴香港中文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专业通过“课程思政”强化家国情怀培育,例如在文学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传承,在行政管理方向课程中嵌入公共事务案例分析,使毕业生兼具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感,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