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工学类专业之一,依托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的学科优势,以服务地方食品产业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结合化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开设了普通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等核心课程,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完整知识体系。近年来,通过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和产学研深度融合,该专业在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及学生培养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成为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专业。
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上,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需掌握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规划与设计、食品法规与标准等核心技能,并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向明确聚焦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综合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此外,课程体系还融入功能食品、食品工业新技术等前沿领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是该专业的显著优势。专业负责人赵贵红教授领衔的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中博士占比超过60%,且多人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依托黄河流域高效生态特色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牡丹功能性食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学生可参与牡丹深加工、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等特色课题研究。教师团队还与大树集团共建大健康产业学院,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与就业前景方面,专业设有山东省示范实践教学基地和多个校企合作实验室,覆盖食品加工全链条技术训练。近五年毕业生考研率近50%,就业率超过95%,多数进入食品生产、质量检测、科研院所等领域。例如,学生可通过参与果蔬采后生理研究、植物基蛋白技术开发等课题,积累实际项目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专业的特色发展方向集中在功能食品与地方资源开发。依托菏泽“中国牡丹之都”的区位优势,团队聚焦牡丹深加工、大蒜产业服务等领域,研究成果获多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此外,通过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等社会服务项目,专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与食品产业升级,形成“教学—科研—产业”良性循环。这种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中实现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