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扎根西北,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为精神内核,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构建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学科门类涵盖除军事学外的11个学科门类,拥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自然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这里始终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阵地,培养了大批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端人才。
一、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依托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兰州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其科研平台体系包括:
-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1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 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
在科研成果方面,学校累计获得7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S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12.73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二、师资力量与培养体系
研究生院汇聚了高水平导师团队:
- 两院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29人
- 拥有2136名研究生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
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 构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三维培养框架
- 设立研究生学术年会制度,强化创新思维训练
- 推行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国际化与区域服务
在国际合作方面,与34个国家147所高校建立合作,通过"双学位项目""联合培养"等模式,每年资助百余名研究生海外访学。同时立足西北发展需求:
- 聚焦生态保护、新能源开发等区域特色课题
- 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研究院等智库平台
- 60%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建设
四、校园生态与支撑保障
位于兰州市天水南路的校园,虽处西北但设施完善:
- 三人间研究生宿舍配备独立卫浴和网络系统
- 图书馆藏书480万册,电子数据库覆盖主流学术资源
- 构建"奖助贷补"四位一体资助体系,奖学金覆盖率超75%
在新时代背景下,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正以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通过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学科布局,持续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振兴输送高素质人才。这里不仅是学术探索的沃土,更是践行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