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作为装备制造大类中的重点方向,紧密对接国家"产业数字化"战略需求,通过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工艺仿真、数字化设备操作等核心能力培养,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掌握三维模型构建、虚拟装配验证、智能产线管控等前沿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自2021年成为教育部新增专业以来,已形成完整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训体系"培养架构。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专业采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三个阶段实现能力跃升:
- 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工程素养,包含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7门支撑性课程,着重培养工程图纸解读与标准应用能力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技术前沿,设置产品逆向设计、生产线数字化仿真技术等6大模块,引入工业软件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与虚拟验证
- 阶梯式实训体系贯穿培养全程,依托校内数字化制造实训中心和3D打印技术中心,联合长江存储、格力模具等15家名企开展岗位实习
专业师资团队以双师型结构为特色,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80%教师具有企业实战经验。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洪伟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路径融入案例库,通过数字化设计及优化示例等典型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训设备配置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拥有三坐标测量仪、工业级3D打印机等价值千万的实训设备。
就业前景呈现多领域覆盖特点,毕业生可从事:
- 数字化设计岗:运用CAD/CAE技术完成产品结构创新
- 智能产线管理岗:操作工业机器人实现柔性化生产
- 质量检测岗:应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精密测量
- 工艺优化岗:通过PLM系统实施协同制造管理
该专业2024年广东专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382分,计划招生24人。选考科目要求物理+不限,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建议考生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提升竞争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职业发展空间将持续扩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