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四川传媒学院的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体系。该专业立足传媒艺术领域,将影视策划、新媒体运营与文化管理等核心能力培养贯穿全程,致力于培养既懂艺术创作又擅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形成从创意发想到项目落地的完整知识链条,尤其在文化品牌塑造和数字传播技术应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向跨学科能力构建,强调学生在艺术管理运作、文化活动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等领域的综合素养。通过设置《文化创意与艺术项目策划》《影视策划与文案创作》等核心课程,学生能系统掌握创意统筹方法论,同时依托《新媒体创意与策划实务》等实践性课程,熟练运用短视频制作、社交媒体运营等现代传播工具。这种“理论+工具”的双轨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文创人才培养中技术脱节的痛点。
课程体系的独特性体现在模块化设计与产教融合的深度结合。专业划分出文创产品策划、活动执行管理、数字媒体设计三大能力模块,每个模块配备对应的实训项目。例如《影视项目筹资方法研究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以真实案例为蓝本,完成从商业计划书撰写到路演的全流程操作。这种“职场前置”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项目实操经验,显著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构建起“双导师制”培养体系。校内教师团队由具备艺术管理与传媒运营双重背景的专家组成,83%的教师具有双师型资质,能精准把握行业动态。同时引入文化机构资深从业者担任企业导师,通过校企共建的文创工作坊,指导学生参与地方文旅项目开发。这种学界与业界的协同育人模式,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形成闭环。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胜任文化活动策划师、新媒体运营专员、文化品牌管理师等岗位。专业特别强化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例如《闽南文化传承与创意》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文创产品的创新思维。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掌握短视频创意制作、网络传播策划等新型技能的学生,在互联网平台、文化传媒公司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