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精设计、善创新、强实战、会经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新商科教学资源和多学科交叉特色,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专业方向。该专业围绕人类生存空间的优化设计,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领域知识,同时注重艺术表现与商业实践的平衡,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和校企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专业理论,又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定位与学科交叉性
环境设计专业以“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为核心理念,强调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涉及空间形态设计、材料构造、景观规划等领域,并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应用、公共建筑设计等课程强化技术能力。专业方向分为建筑与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两个细分领域,既满足城市更新需求,又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例如,学生需完成居住空间设计和公共景观设计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方案,培养系统性思维。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设计表达、市场分析、施工管理三大能力的综合提升:
- 基础课程:包括人机工程学、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夯实空间表现基础;
- 技术课程:如测绘与制图、材料与构造,强化工程实践技能;
- 创新课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激发创意与项目管理能力。
同时,课程融入漆艺、染织艺术等传统工艺模块,结合贵州地域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院建有造型与数码影像艺术实验室、木工工艺工作室等12类专业实验室,并设立贵州亚青国际艺术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材料制作的完整实践链条。例如,学生可通过参与居住区景观设计课题,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完成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流程训练。此外,专业与中国平安保险、华贵人寿等企业合作,探索“设计+商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建筑设计院、景观规划公司、房地产企业,从事设计、策划、施工管理等工作。根据2023年数据,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52%,其中进入企业的占比63.44%。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进入“双一流”高校或国外院校攻读硕士,例如通过参与民族传统基础工艺研究所项目积累科研经验,为升学奠定基础。专业还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创业竞赛等赛事,近年来团队曾获省级二等奖,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学生成果与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校园艺术展览、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将设计能力与社会需求结合。例如,有学生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讲会中,将空间安全理念融入设计方案;另一些团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乡村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创意方案。这种“以赛促学、以践促用”的模式,不仅强化了专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跨领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