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华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立足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人文艺术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项目,培养具备剧本创作、影视制作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电影学院5万余平电影产业实训基地,配备达芬奇颜色校正实验室、XR虚拟摄影棚等前沿设施,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着力塑造具备戏剧影视基础理论、剧本写作能力及影视制作流程认知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需掌握中外戏剧史、影视批评与写作等核心课程,同时通过表导演基础训练提升综合艺术表达能力。课程体系突出"以项目带动教学"理念,如参与《跨过鸭绿江》《人世间》等影视剧创作实践,使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剧本改编和影视制作技能。
课程结构呈现多维层次:
- 理论根基:通过《戏剧概论》《中外经典作品分析》建立学科认知框架
- 创作技能:设置《剧本创作》《影视文案写作》等实务课程
- 技术应用:包含《影视制作》《声音设计》等数字化创作课程
- 跨界拓展:开设《新媒体传播》《数字创意教学》等前沿选修课这种课程架构既保持传统戏剧文学底蕴,又融入数字媒体技术和影视工业化流程等现代元素。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级进阶"模式:
- 基础实践:通过表演工作坊、微电影创作夯实基本功
- 项目实战:参与校内外影视制作、话剧排演等真实项目
- 创新孵化: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原创作品近三年学生在吉林省公益广告大赛获省级奖项12项,在全国艺术教育创新成果展斩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展现出强劲的创作实力。
师资队伍由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华表奖得主等行业专家领衔,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系主任孙碧檬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带领团队研发的《推进网络文化育人》成果发表于《中国教育报》,构建了"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这种师资配置确保学生既能掌握经典理论,又能接触影视工业化前沿动态。
就业培养凸显行业适配性,毕业生在影视公司、新媒体机构等领域从事编剧、策划等工作的专业对口率达50%,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院与长影集团等9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光华艺术剧院"等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丰富行业经验,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