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依托南通"建筑之乡"的产业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鲜明特色。该专业自1983年创办以来,累计培养近2万名建设人才,毕业生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通过整合工程造价、智能建造等五个专业形成专业群,构建起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采用"能力本位、实践导向"的模块化架构。基于现代建筑产业全景图分析,开发了建筑识图与构造、BIM技术、装配式施工等12个课程模块。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是江苏省精品课程,配套建设的国家级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和省级装配式建筑施工协同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真实工程场景的实践平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引入"云物大智移"前沿技术,将智能建造、三维扫描、建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应对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该专业创新性地推行"五双育人"教学模式:
- 双身份:学生兼具学徒与学员身份
- 双课程:学校理论课程与企业实践课程交叉进行
- 双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联动培养
- 双导师: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
- 双考评:学业考核与岗位能力认证并行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南通四建、龙信建设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一企一方案"定制化培养,学生可参与"纳米比亚总统振兴计划"等国际工程项目实践,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团队建设突出"混编型、实战型"特点,汇聚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工匠、产业教授等领军人才。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100%,通过教师企业工作站、全员轮岗制等机制,将企业真实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团队主持建设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部,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展现出强劲的教学研发能力。
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体现在"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与行业协会共建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产教联盟,打造"一核六中心"集成平台,涵盖教学研发、技术转化、创新创业等全功能模块。毕业生不仅实现南通建筑业高管全覆盖,更可通过"专转本"升学通道进入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深造,形成"中高本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随着智能建造技术人才缺口突破100万/年,该专业毕业生在BIM建模、装配式施工等新兴领域展现突出优势,持续引领建筑行业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