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北京奔驰订单班)是该校与北京奔驰深度合作的产教融合项目,自2006年起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为汽车制造领域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该专业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为核心,将理论学习与北京奔驰的实践培训紧密结合,形成“入学即入职”的特色路径。学生不仅能享受企业奖学金,还能在实训中接触工业机器人操作、整车装配调试等前沿技术,毕业后直接签约北京奔驰旗下制造基地,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工程图学、汽车构造等理论课程,同时进入北京奔驰实训中心参与发动机装配、生产线运行监控等实操训练。这种工学交替的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汽车制造工艺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同时,还能通过企业师傅的“一对一指导”积累真实生产经验。例如,订单班学生每年可到北京奔驰新能源电池制造厂完成顶岗实习,期间享受准员工待遇,月薪可达5000元左右。
课程体系围绕汽车产业需求设计,涵盖三大知识模块:
- 基础技术模块:包括机械原理、金属材料成型技术等工科基础课程
- 核心技能模块:重点培养工业机器人运维、白车身检测修复等实操能力
- 创新拓展模块:设置智能制造单元设计、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实践等前沿内容特别引入的VR实训室和MPS精益生产培训基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还原汽车生产线真实场景,帮助学生掌握生产线装配调试的关键技术。学生毕业时需考取汽车装调工(中/高级)、工业机器人运维1+X证书等职业资格,实现“双证书”毕业目标。
就业保障体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订单班学生自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进入北京奔驰旗下的整车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或新能源电池制造厂,职业发展路径清晰。数据显示,毕业生6-8年后年薪可达30-35万元,优秀者如2016届毕业生巩森,已成为北京奔驰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技师,并获北汽集团三级奖章等多项荣誉。企业还为订单班设立专项奖学金,并提供赴德国访学培训机会,助力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从教学资源来看,专业建有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配备价值数千万的实训设备集群,包括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制造控制实训室和校企共建的赵郁大师工作室。师资团队中既有教授、博士组成的学术梯队,也有来自奔驰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其中具备德国进修经历的教师占比超过60%。这种“理论+实践”的双师结构,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中,学生可直接参与奔驰EQ系列车型的装配调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