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创办于2000年,是学院首批高职招生专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山东省示范建设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课程占比高达45%,构建了"基础共享、方向分流、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并与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了"招生就业双繁荣"的良性循环。
从专业建设来看,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产教融合模式成熟,与济南二机床、中车四方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设置"智能电气实验室""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实验室"等8个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流程,通过"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等载体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第二,国际化培养路径多元,自2019年起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招收留学生,同时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探索"高职本科3+2贯通培养"模式。第三,技能竞赛成果突出,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等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3项,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12项,形成"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机制。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具有鲜明的岗位导向性。主干课程包括:
- 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含PLC编程与变频器技术)
-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涵盖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
- 工厂供配电技术(对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核标准)实践环节采用"三阶段递进"培养模式:
- 基础技能:机钳工/电工/电子实训
- 专项能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
- 综合应用: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学生可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作业)、1+X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证书等5类职业资质,近三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8%。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连续10年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2024届毕业生进入海信集团、特斯拉(上海)等企业的比例达73%,平均起薪较山东省高职院校同专业高出18%。当前在校生规模527人,专业教师团队拥有山东省技术能手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主持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