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设立的新工科方向,2024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聚焦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核心技术,旨在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河北省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之一,该校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和导师制培养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传统学科+新兴技术”的双轨模式。传统课程如《岩体力学》《储层地质学》夯实地质与工程基础,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及原理》《碳储工程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等特色课程则强化前沿技术认知。学校计划于2025年4月前完成15门专业课程大纲编制,其中包含碳储工程经济管理等交叉领域内容,确保课程内容既覆盖碳循环全链条,又融入产业实践需求。

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创新性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24级新生入学后即通过双向选择加入导师团队,每位导师指导2-3名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交流中,双方探讨了实习基地建设、考核机制优化等方案,计划依托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土木工程领域的优势,建立覆盖碳封存场地勘察工程风险防控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与学科协同成为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联合油田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将地下空间工程勘查技术等传统学科资源注入碳储领域。2024年12月的专业建设会议明确提出,未来将推动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通过教材联合开发、横向课题攻关等方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目前已有《碳储工程概论》等教材进入编写阶段,计划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室提升教学效果。

面向未来,该专业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招生计划显示,专业方向将延伸至碳资源生物转化《新能源技术》等细分领域,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校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省级碳储工程实验室,并联合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发起学科联盟。通过动态调整课程、扩大实践平台规模,石家庄铁道大学正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储人才培养高地,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输送核心技术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铁路物流管理专业怎么样?
下一篇: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设立的新工科方向,2024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聚焦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核心技术,旨在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河北省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之一,该校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和导师制培养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 在课程体系构建
 石家庄铁道大学 评论  3周前

西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响应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的传统优势,聚焦能源清洁利用与碳管理技术,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作为四川省内唯一开设此专业的“双一流”高校,西南石油大学通过整合地质、化工、能源等学科资源,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注重理工融合与
 西南石油大学 评论  4周前

长安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立足国家"双碳"战略需求,构建了"能源开发-碳捕集-封存利用"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2022年获批设立,2023年即被纳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文理工交叉的办学特色。现有专任教师团队中98%具有博士学位,包含两院院士3人、国家优青1人,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毕业生首年就业率超95%,
 长安大学 评论  4周前

重庆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重庆大学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首批设立的新工科专业,于2022年正式招生,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标杆性学科。该专业由重庆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同申报,构建"矿业+能源+环境+管理"交叉培养体系。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覆盖碳捕集、封存、利用全链条的产学研平台。2025年软科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10%,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重庆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华北理工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华北理工大学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立足"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地质工程+能源科学+环境技术"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该专业2023年获批设立,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CCUS)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数据显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达95.8%,拥有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总值超千万元的科研平台,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在能源转型领域具有显
 华北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