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视觉传达设计以"非遗铸魂、匠心筑梦"为培养理念,紧密依托南通"家纺之都""建筑之乡"的产业优势,构建了"设计赋能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三期项目,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双师双证"体系,强调学历证书+1+X职业资格证的双重认证。教师团队由9名"双师型"教师和产业教授组成,通过"教授工作室"和"实验实训中心"开展实战教学,将课堂转化为真实设计项目。例如,非遗文创设计模块引入南通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担任产业教授,指导学生完成从纹样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实践,使设计作品直通企业生产线。
课程体系围绕"交通服务+艺术设计"双核驱动展开,设置三大特色模块:
- 家纺花型设计:依托南通家纺产业集群,开设《染织图案设计》《金昌分色》等课程,培养学生运用AI、PS等软件进行织物设计的核心技能
- 数字媒体设计:构建《影视制作》《网页设计》等课程群,配备数码影像实训室,训练短视频制作、企业宣传片拍摄等新媒体技术
- 船舶文化设计:结合学院航运特色,开发船舶视觉标识、港口导视系统等特色课题,强化学生在交通领域的专项设计能力。
产教融合机制通过"三对接"育人模式(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对接岗位需求)实现深度协同。与南通骑士广告设计、摩登天空文化传播等12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形成"设计需求进课堂、学生作品进车间"的闭环。典型案例包括为滨江洲际酒店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参与南通地铁导视系统优化等项目,近三年校企联合开发项目23项,学生作品商品转化率达38%。
师资队伍呈现"行业领军+教学名师"的双重优势。专业带头人周书林副教授作为南通市非遗扎染技艺传承人,主持完成10余项省市级课题,指导学生获国家级设计奖项5项。陈想副教授团队开发的《中国摄影报》云课堂入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其指导的学生微电影作品在省级赛事中斩获8项大奖。此外,聘请德国AIDA邮轮公司设计师参与船舶视觉设计课程开发,构建国际化教学视野。
就业网络覆盖广告传媒、家纺设计、数字媒体三大领域,毕业生可选择:
- 平面设计师(广告公司/出版社)
- 家纺花型设计师(罗莱家纺等企业)
- 影视后期制作(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
- 软装陈列师(家居设计机构)
- 设计教育(职业培训机构)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其中在家纺产业集群就业占比达41%,起薪水平高于省内同类专业18%。专业建立的"设计人才储备库"与南通家纺城实现数据互通,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步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