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法学专业立足民族地区法治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该专业设有普通法学和法学(藏汉双语)两个方向,其中藏汉双语方向依托学校民族教育特色,融入藏语法律课程和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培养路径。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平台,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基层法治发展需要,尤其在藏区法律实务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专业培养体系以“基础理论+实务技能”为核心。主干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基础科目,同时开设藏汉双语法律翻译、藏族传统法律文化概论等特色课程。针对双语方向,采用部分课程藏语授课模式,例如民族法学和藏汉法律术语翻译,强化学生双语法律实务能力。实践环节注重与地方司法机构合作,例如通过甘南中院开放日活动组织学生观摩庭审、参与法律志愿服务。
教学模式突出产教融合与校地协同。该专业与甘肃政法学院(现甘肃政法大学)建立联合办学机制,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部分课程由合作院校教师承担。校内建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训平台,并通过“援教顶岗”实习模式安排学生到基层法院、律所参与案件办理,提升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毕业生多服务于基层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及农牧社区。
学科建设依托学校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资源,强化民族法治研究特色。专业教师团队聚焦藏区习惯法、民族区域法治等方向开展科研,研究成果为教学内容注入前沿视角。例如,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相关课程结合安多藏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多元法律文化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从发展前景看,该专业顺应民族地区法治现代化需求,通过双语人才培养和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为藏区输送既懂国家通用法律又熟悉地方治理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其“3+1”导师制(理论导师+实务导师+双语导师+职业规划导师)的培养模式,有效支撑学生职业发展全周期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