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2016年招生以来,已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颗新星。作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培养兼具工程技术能力与创新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依托学院近三十年的师范教育积淀和1384万元的实验室投入,专业在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及社会服务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在专业定位上,电子信息工程聚焦信息通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三大领域,强调现代电子技术理论与系统设计方法的深度融合。课程体系覆盖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等核心模块,并通过28个专业实验室(如数字电路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要求物理类考生首选物理科目,突显其理工融合的培养导向。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阶递进"模式:
- 基础实验层:依托省级"基础科学实验中心",完成电路设计与编程基础训练
- 项目驱动层: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累计国家级7项)开展系统开发
- 产教融合层:与行业企业合作完成9项横向课题,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跨越
科研创新方面,专业教师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IEEE Transactions等顶级期刊发表16篇EI论文。特别在光子晶体和太赫兹功能器件领域形成研究特色,这些成果通过科技文化节、教具设计大赛等载体反哺教学,构建起"科研-教学-竞赛"的良性循环。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斩获78项省级以上奖项,2024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13.39%。就业方向覆盖电子设备研发、信息系统管理、基础教育等领域,杰出校友中既有全国人大代表,也有企业技术骨干,印证了专业"宽口径、强实践"的培养特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