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数字动画艺术方向)专业作为三年制专科教育项目,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围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起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融媒体技术专业群(市级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通过新闻采编基础课程与数字动画技术模块的交叉培养,形成"采编+技术"双轨并行的特色培养路径,为首都传媒行业输送兼具内容生产能力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构建了"新闻理论+数字技术"双核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包含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版式设计等传统新闻素养课程,技术模块则涵盖非线性编辑与数字特技、影视特效动画合成等前沿技术课程。特别设置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网络新闻制作课程,通过模拟电视台、网站等真实工作场景,强化学生对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的掌握。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的同时,具备数字动画制作、视频包装合成等现代传媒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校内建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数字媒体制作实训基地,配备虚拟演播室、苹果机房、录音棚等先进设施,可实现从选题策划到成片输出的全流程实践。校外与北京电视台、中青网、阿里音乐等机构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学期项目制"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例如在第三学年的网络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学生需完成包含三维建模、动作绑定、特效渲染等环节的完整动画作品,这种项目化教学使毕业生人均掌握3项以上专业软件操作技能。
就业前景呈现"传统媒体+新兴业态"双通道特征。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既可进入报社、广播电视台担任全媒体记者、视频编辑,也能胜任网络媒体的新媒体运营、数字内容策划等岗位。特别在政务新媒体、企业品牌传播等领域,具备政治素养与技术能力双重优势的毕业生备受青睐。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接续本科专业(如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实现学历提升,形成可持续发展通道。
专业建设还注重"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师资团队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专业教师与北青传媒、千龙网等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定期开展媒体融合工作坊与技术沙龙。在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学生可考取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平面设计师等证书,部分技术类课程与Adobe认证体系衔接,实现"课证融通"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2023年GDI高职专科专业评估中位列传媒类前列,成为首都高职院校中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标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