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自设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来,始终围绕产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作为计算机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结合智能感知、数据接入和工程应用三大技术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工业互联网系统设计、智能设备运维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万亿(工信部数据),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输送技术骨干。
培养体系:聚焦复合型能力培养
专业以“物联网+”为核心,构建覆盖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课程体系。通过单片机与接口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等课程,强化硬件设计与信息采集能力;依托Linux操作系统、综合布线技术等模块,提升网络架构与系统集成水平。特别注重嵌入式软件开发和物联网平台运维能力,培养学生从设备调试到系统优化的全链条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校企协同的立体化训练
学院投入500万元建设了10个专业实验室,包括:
- 物联网综合实训室:模拟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场景
- 嵌入式实验室:开展STM32开发板编程实践
- 物联网沙盘实训室:进行智慧城市项目规划演练
与海康威视、科沃斯机器人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大三学生可进入合作企业实习,薪资可达6000元/月,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就业方向: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物联网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及智慧城市运营商,具体岗位包括:
- 技术研发类:智能硬件设计(占比30%)、传感网应用开发
- 工程实施类:综合布线工程师、项目施工管理
- 运维服务类:物联网平台运维、网络安全保障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约45%毕业生进入长三角地区的物联网龙头企业,从事智能交通系统部署、工业物联网实施等前沿领域工作。
教学创新:双师型团队引领发展
专业组建了教授+工程师的双师队伍,80%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60%拥有企业项目经验。教学团队将华为物联网认证、传感网应用开发等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开发了《智能家居系统实战》等校本教材。通过以赛促学模式,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中屡获佳绩。
升学通道:搭建职业发展立交桥
学院与安徽工程大学等本科院校建立专升本合作,开设《Oracle数据库》《无线通信技术》等衔接课程。毕业生可考取物联网应用工程师(通过率8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证书,实现从专科到技术管理岗位的跨越式发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