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电子与信息大类下的专科层次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聚焦于大数据领域的实施运维、分析处理与技术服务。该专业依托三年学制,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从数据采集到可视化应用的全链条能力框架,并借助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形成鲜明的职业导向特色。以下从培养定位、课程结构、实践体系、就业方向及合作资源等多维度展开具体解析。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该专业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通过系统掌握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与网络技术等核心知识,学生需具备大数据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实施与运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平台管理及产品运营等多元岗位。职业面向覆盖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师、信息系统运维工程师等新兴职业领域,尤其注重解决银行、金融、政府、互联网等行业场景下的业务需求。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实训”的三层架构,突出技术实用性。专业基础课程包含: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Web前端技术基础
- Linux操作系统
- Python编程基础
- 数据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则聚焦技术进阶,涵盖:
-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 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 数据可视化与挖掘
- Hadoop编程设计
- 云计算架构技术这一设置既强化了学生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又通过HTML5、Javascript、Android开发等拓展课程提升跨界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以真实场景为依托,形成“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闭环。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实训
- 数据采集与清洗模拟项目
- 可视化结果分析报告撰写企业实习则对接大数据相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掌握集群运维、数据分析工具部署、电商系统开发等实战技能。例如,基于MySQL的数据库设计、Web前端购物网站开发等综合实训课程,直接映射企业工作流程。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大数据分析师、可视化工程师、系统研发工程师等岗位,覆盖银行、零售、医疗、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进一步打通就业通道,如与南通理工学院合作的“3+2”贯通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专升本衔接路径。近三年数据显示,学校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市场需求尤为旺盛。
在校企合作与资源支撑层面,学校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订单培养项目强化产教协同。例如,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采用订单式培养,直接对接企业用人标准;而云计算技术应用等专业则通过实验室共建实现技术资源共享。此外,学校投入近1亿元用于教学科研设备配置,建有大数据分析平台、云计算实训室等前沿设施,为学生提供接近行业真实环境的学习条件。
从学科交叉视角看,该专业融合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行业应用知识,通过数据科学算法、非结构化数据分析等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视野。这种“二专多能复合型”培养思路,使毕业生既能处理技术难题,又能理解业务逻辑,成为兼具数据分析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跨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