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双高计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依托国企背景与产教融合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育人模式。该专业自2017年设立以来,通过中德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与华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平台,构建了面向工业4.0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掌握智能控制系统全流程技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其教学特色在于将虚拟仪器技术、PLC应用技术等核心课程与企业真实项目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行业前沿技术。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采用“基础+专项+综合”的三级架构:
- 专业基础模块包括电工技术、工程制图、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夯实学生电子电路与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基础
- 核心技能模块聚焦智能化技术应用,涵盖PLC编程、单片机接口开发、工控组态及现场总线技术等关键领域
- 综合实践模块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物联网智能控制实训等环节,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特别引入华为人工智能认证(HCNA-AI)课程,实现双证书毕业制度。
校企合作模式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主办的院校,其实训基地引入费斯托(中国)的德国工业标准,采用“专业+公司”建设路径。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华为ICT学院的工学交替培养,经历“2学期基础学习+3学期项目实践+3个月顶岗实习”的“233”培养周期。这种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智能产品生产、工业机器人集成等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8%以上。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团队由河南省教学名师领衔,通过项目化教学将智能传感网络实施、变频器应用技术等课程转化为创新课题。学生可加入学习型课题小组,在国家级实训基地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开发,近年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这种培养方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等基础岗位,也能从事智能化仪器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等高端技术工作。
从就业前景看,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产业链的三大环节:
- 生产端:从事智能控制设备装配测试、自动化生产线运维
- 应用端:承担工业物联网系统部署、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 服务端:提供智能产品技术管理、工控设备组态设计支持随着河南省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掌握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的毕业生成为区域产业升级急需人才,在平高电气等合作企业呈现出高对口率、高满意度的就业特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