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贸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设计-文化-生活”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特色培养模式。该专业聚焦文化创意设计与家居生活产品开发两大方向,通过系统性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行业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作品在省级以上设计展览中屡获殊荣,校企合作成果显著,展现出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中原区域纺织经济为服务面向,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数字化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涵盖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包括产品图案设计与应用、设计心理学、产品材料与工艺等,奠定文化认知与设计思维基础;
- 数字化技能:重点开设数字化二维设计、三维建模、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课程,对接行业技术革新;
- 实践创新:通过家居生活用品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纤维艺术设计等实践环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
特色培养路径
专业构建“从面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路教学框架,强调项目引领式教学。例如,在2024年毕业设计展中,学生作品将中原文化符号与智能家居产品结合,运用数字建模技术完成从概念到实物的转化,部分作品已进入企业投产阶段。校企合作方面,与郑州德惠纺织科技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行业流行调研、产品企划与营销等实战项目,实现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
职业能力与就业方向
毕业生掌握产品全流程设计能力,就业涵盖四大领域:
- 设计研发: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UI/UX界面设计、纺织产品图案开发;
- 文化创意:从事文创IP开发、传统工艺创新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
- 商业转化:胜任品牌视觉营销、产品展示策划、设计项目管理等岗位;
- 创新创业:近三年毕业生创办个人工作室比例达12%,涉及家居软装、纤维艺术等细分市场。2024年校企合作专项招聘会上,该专业毕业生因设计作品转化率高,被多家企业提前签约。
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专业建立双轨并行培养体系:一方面通过企业工作坊引入实战项目,如2024年与德惠纺织合作的“智能家居纺织品设计”项目,学生设计方案直接应用于企业新产品线;另一方面推行竞赛驱动机制,组织学生参与米兰设计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赛事,近三年获奖作品37项,其中8项获国家专利。这种“以赛促学、以产带教”的模式,使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前沿趋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