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立于2000年,是该校计算机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两次蝉联第一。该专业以医工结合为特色,聚焦医疗仪器开发、医学影像技术等方向,培养兼具医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较早开设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课程体系融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基础医学,并依托学校的中医药学科优势,构建了独特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该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图像处理等核心技能,毕业后能在医疗仪器研发、设备管理等领域独立承担技术工作。毕业生需达成12项毕业要求,其中重点包括:
- 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设计医疗设备时兼顾社会、法律、环境因素的全局意识
- 基于实验数据开展医学影像设备创新研发的科研素养
- 掌握医疗仪器嵌入式技术等现代工具的应用能力
-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医工交叉特色:
- 核心课程:现代基础医学概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嵌入式单片机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
- 技术进阶:医疗仪器嵌入式技术、现代医学电子仪器设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 实践模块:电子制作课程设计、校企联合项目开发
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鸿鹄实践班、主动式教学、校企合作等途径强化实践能力。学生近年在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级奖项超100项。专业实验室配备医学影像设备、生物医学传感器等先进仪器,并与北京万邦易嵌科技、江西省中医院等建立实践基地。
就业前景与升学机会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机构:
- 医疗仪器企业:从事设备研发(含嵌入式软硬件)、质量检测
- 医疗机构:负责医学影像设备运维、医学信号处理
- 电子科技公司:参与生物医学信息检测系统开发该专业就业率持续位居全校前列,2021年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为学生提供直升通道。近年与多所国外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优秀学生可获得海外学习资助。
学科优势与资源支撑
专业建设获得多重资源支持:
- 师资力量:博士及副高以上教师占比超80%,含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井冈学者等
- 科研平台:拥有江西省中医药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
- 学科荣誉:201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0年获评国家一流专业近五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0余项,建设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