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自2022年获批成为江苏省第四所开设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的高校以来,该专业依托网络安全学院的学科优势与产业资源,逐步形成以实战能力培养为核心、产教深度融合为特色的育人模式。作为南京市重点建设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支撑单位,学院围绕国家安全战略需求,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平台和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平均薪资连续三年位居全校前列,印证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显著成效。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构建了覆盖内生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御三大技术方向的知识框架。主干课程包括网络空间安全导论、密码学及应用、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同时融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模块。为强化实践能力,学院特别设置网络攻防靶场系统和安全软件开发测试实验室,学生需在模拟真实攻击场景中完成渗透测试、入侵检测等实训项目。这种“理论+场景化实战”的课程架构,使知识传授与OWASP TOP 10等行业安全标准实现无缝对接。
产教融合机制是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学院与北京天融信、紫金山实验室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三协同”育人路径:
- 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将CISP认证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 企业工程师承担30%以上实践课程,包括安全运维、应急响应等岗位技能模块
- 共建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平台,年均组织400余人次参与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实战赛事
这种模式下,2023年校企合作项目荣获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优秀案例二等奖,学生团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
科研创新平台为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能。学院依托南京市网络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平台,实施“导师+项目+团队”培养机制:
- 教授领衔密码技术应用、数据安全防护等纵向课题,近三年获批省产学研项目10余项
- 学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形成8项专利技术
- 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共建研究生工作站,2023年起培养电子信息类硕士生
这种科教融汇模式使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近三年累计参与纵横向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突破1500万元。
在就业竞争力塑造方面,专业实施“五位一体”培养策略:
- 理论教学突出等级保护、安全策略等国家标准
- 实践环节嵌入Kali Linux攻防、Wireshark流量分析等工具链训练
- 竞赛体系覆盖CTF夺旗赛、数据安全技术应用等实战场景
- 双创教育通过瞌睡虫安全社团孵化创业项目
- 职业发展引入CISP-PTE等认证辅导
这种立体化培养使毕业生在南京大数据集团、亚信安全等企业呈现高匹配度,2022届毕业生月收入显著高于非双一流院校平均水平。
面对网络安全人才缺口持续扩大的行业现状,学院正加快建设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计划三年内建成2-3门省级产教融合课程和1个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通过深化与公安部三所、中科院信工所的战略合作,持续完善从本科到硕士的网安人才贯通培养链,为护航数字中国建设输送更多“用得好、站得住”的实战型网安卫士。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