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支持专业,深度融合行业前沿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比亚迪产业学院、宇通客车等校企合作平台,围绕“三横两纵”技术架构(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基础支撑技术以及车载平台与基础设施),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训实践、产教融合的全链条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兼具智能汽车研发测试与生产运维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注重德技并修与产业适配性,要求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结构原理、传感器技术及整车测试技术等核心知识,同时强化愚公移山精神与创新意识,使其能够胜任智能汽车装配制造、试验调试、技术支持等岗位。课程设置以“基础+核心+实践”为主线: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汽车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 核心课程聚焦智能传感器测试装调、线控底盘系统调试、车路协同技术等前沿领域;
- 实践环节依托3个高水平实训室(如道路应用实训室、环境感知综合实训室)和比亚迪、吉利等校外基地,开展模块化实训与顶岗实习,占比总学时超过30%。
师资团队的跨学科背景为教学注入活力,现有5名河南省“双师型”教师,涵盖计算机算法、车辆工程、机械自动化等领域,形成复合型教学力量。学生可考取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1+X证书,并通过参与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项目,接触行业标准与真实项目,提升职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汽车研发测试、无人驾驶系统运维、车联网管理三大领域,首岗集中于装配调试与生产检验,职业发展可向测试工程师或检修技师进阶。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50%,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大规模商用,专业前景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人才需求持续旺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