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师范类高校,其音乐学(师范)专业立足高原、辐射全国,以培养具备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60余年的艺术教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与多元实践平台,为西部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音乐教育骨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以“强基、精艺、多能”为理念,致力于塑造德才兼备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学生需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理论和教学技能,同时具备艺术审美能力和跨学科创新意识。课程设置构建了五大模块:
- 理论素养:涵盖和声学、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等专业基础
- 专业技能:包含声乐、器乐、钢琴等表演类课程
- 教学能力:设置音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等师范特色课程
- 数字素养:开设电子音乐制作、小型乐队编创等创新课程
- 舞台实践:通过合唱指挥、艺术展演强化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一纲五目”特色架构:
- 以美育为核心,贯穿四年培养周期
- 构建“教→练→讲→演→研”递进式实践链条
- 依托校级音乐厅、琴房集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 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开展“2+2”联合培养
- 组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等科研项目
专业建设拥有显著优势资源:
-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51%
- 硬件设施:配备129间琴房、5间舞蹈教室及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
- 培养成果: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专业奖项245项,就业率持续保持90%以上
- 政策支持:开设优师专项计划,面向青海各县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
对于有志于音乐教育的考生,该专业设置了清晰的报考条件:
- 需通过音乐类统考,声乐方向要求无耳喉疾病
- 器乐方向需具备独奏能力
- 实施“专业+文化”综合录取机制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部分通过推荐免试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形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培养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