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艺术职业学院,其舞蹈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院六十余年的艺术教育积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尤其在东北秧歌等地域文化传承、舞台实践能力锻造方面独具特色。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阶梯式赛事选拔机制以及多元化的艺术惠民实践,学院不断推动舞蹈教育向实战化、精品化迈进。
一、多维度培养体系构建
该专业以职业面向小学舞蹈教育工作者为核心定位,课程设置涵盖三大模块:
- 基础素养类:包括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班级管理等课程,强化学生教育理论储备;
- 专业技能类: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理论等课程,夯实舞蹈技术与艺术表现力;
- 数字技术类:引入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教学创新能力。
这种“教材+剧目+人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与舞台无缝衔接,学生能在真实演出项目中提升课程设计与班级管理能力。
二、精品课程与特色实践
学院独创的十大精品课体系成为专业亮点,其中东北秧歌女班精品课通过柔韧度训练、把杆力量训练等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地域舞蹈的风格韵律与技术技巧。教师团队采用分解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配合线上交流平台,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实践层面,学院构建了“一年一赛、阶梯培养”机制,例如“小芳华杯”舞蹈比赛通过班级初赛+年级复赛双轮选拔,覆盖全系学生,优秀者可参与亚冬会开闭幕式等国家级演出,显著提升舞台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专业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人的雄厚师资,并聘请乔梁等舞蹈名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团队主导创排的舞剧《原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亚洲冬季运动会等平台屡获佳绩。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高达95%,毕业生除进入小学教育领域外,还可通过“3+2”升学通道进入北京舞蹈学院等知名院校深造。
四、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院将艺术惠民纳入教学体系,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下乡、社区演出等活动。例如2024年的月光音乐会,不仅展示了教学成果,更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创排《红孩子》等红色题材剧目,学生在演绎革命故事中深化思政素养,实现专业技能与品德塑造的双重提升。
这种“赛教融合、以演促学”的培养模式,使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教育专业成为区域艺术人才培养的高地,为龙江文化事业输送了大量兼具艺术造诣与教育情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