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师范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立足新媒体时代需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0年设立以来,始终围绕“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的定位,通过“四力四能四会”模式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教学设施配备先进设备,形成从课堂到行业的多维培养路径。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新闻采写、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营销策划四大核心技能,同时强调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情怀的双重塑造。培养目标细化为四个维度:
- 思想政治: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 专业技能:通过系统化课程实现采编、拍摄、剪辑等全流程能力;
- 创新实践:突出新媒体运营与策划能力,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
- 职业发展:培养具备初中级岗位能力的毕业生,覆盖传统媒体、政府宣传、企业策划等领域。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实践”双轨制设计,核心课程包括:
- 基础理论: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学理论;
- 实操技能:新闻摄影摄像基础、影视剪辑技巧、PS图像处理;
- 新媒体应用:新媒体实务、媒体运营与策划、播音与主持。在能力培养上,重点突出“四力四能四会”:
- 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强化新闻敏感度与内容生产能力;
- 四能(能采、能拍、能编、能播):覆盖全媒体采编全流程;
- 四会(会策划、会拍摄、会编辑、会运维):适应新媒体矩阵运营需求。
三、实践教学与资源支撑
专业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基地”的立体化实践平台:
- 硬件设施:拥有16台专业摄影机、63台摄像机、1间全媒体演播厅及10间多媒体教室,支持新闻采编全流程实训;
- 校企合作:与5家校外实训基地(如电视台、新媒体公司)建立合作,提供顶岗实习机会;
- 项目驱动:以任务和作品为导向,要求学生完成新闻专题制作、短视频创作等实践项目,强化职业适应能力。
四、师资力量与就业前景
专业教学团队由10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70%为“双师型”教师,80%拥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每年参与企业实践1-3个月以更新行业认知。毕业生可从事文字记者、摄影摄像师、新媒体编辑等岗位,就业方向涵盖:
- 政府与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文化传媒机构;
- 媒体企业:电视台、影视公司、广告策划公司;
- 自主创业:开设摄影工作室或新媒体运营公司。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反映出较强的市场认可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