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学院作为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抓住北京冬奥会历史机遇,在体育旅游领域形成独特办学优势。该校通过构建冰雪运动+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将冬奥遗产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创了产教融合新范式。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响应了国家"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战略,更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形成特色发展路径。
在专业定位上,张家口学院体育旅游专业以滑雪旅游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注重培养具有赛事策划与运动指导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采用"1+X"模式,1指通识性的旅游管理课程如《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接待业》,X则突出冰雪特色课程,《单板滑雪》《高山滑雪》等实践课程占比达总学时的30%。值得关注的是,该校《高山滑雪》课程于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教学团队累计培养出1200余名滑雪国家职业指导员,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
校企合作机制是专业建设的亮点。学院与崇礼滑雪度假区、万龙滑雪场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采用"三阶段递进"模式:第一阶段在校内滑雪模拟器进行基础训练;第二阶段在合作雪场开展季节性实训;第三阶段通过冬奥遗产场馆进行综合实践。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冰雪赛事组织、滑雪教学指导等真实工作场景,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课程体系突出产教协同特征,设置《体育旅游规划与开发》《滑雪场运营管理》等特色课程。理论课程注重案例教学,选用太舞滑雪小镇、富龙文旅项目等本土案例。实践环节设置雪季驻场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从雪具维护到客户服务的全流程实操。在冰雪文化传承方面,开设《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冬奥遗产开发》等课程,将张家口特有的长城文化、草原文化融入教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就业市场对接体现精准定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冰雪度假区运营、体育赛事策划、户外运动俱乐部三大领域。数据显示,近三年有68%毕业生就职于京津冀地区滑雪场,22%进入体育旅游公司从事产品开发。学院与密苑云顶乐园、太舞滑雪小镇等建立定向培养通道,实现"入学即入职"的贯通培养。值得关注的是,15%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主要从事滑雪私教服务、户外拓展训练等新兴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