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81年,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成为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依托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以智能建造为核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构建了覆盖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钢结构等领域的完整教学链条。截至2025年,专业教师团队中84%拥有博士学位,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超6000万元,并与福建省十八重工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方向与培养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构建了"基础+方向"的模块化培养框架,设置两大核心方向:
- 建筑工程方向:聚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智能建造,核心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BIM实务,配备省内唯一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
- 道路桥梁工程方向:针对跨海桥梁等特殊工程需求,开设桥梁抗震设计、道桥施工技术等特色课程,依托重大工程结构裂缝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
学生在完成一年通识教育后,可根据兴趣和学业表现自主选择方向,并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三年累计获得学科竞赛奖项300余项。
教学资源与科研平台
专业建有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工程应用"的完整链条:
- 福建省风灾害与风工程重点实验室:配备国际领先的风洞试验系统,承担厦门地铁、第三东通道跨海桥梁等重大工程检测。
- 智能建造实训中心:集成BIM建模和结构分析软件,实现从设计到施工全流程数字化模拟。
- 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中建集团共建钢结构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焊接工艺学、加工设备操作等实战训练。
教学团队近五年承担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发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金课10门,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人才培养与就业优势
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双证书"育人模式:
- 执业资格导向:课程设置对接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大纲,毕业生平均3年内取得注册建造师等资格证书比例达65%。
- 产业需求对接:采用"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指导制,在厦门新机场、海沧大桥改造等工程中开展毕业设计。
- 升学就业通道:依托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点,每年约15%毕业生进入同济大学等高校深造。就业方向涵盖中建三局、厦门市政设计院等知名企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
该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学分获华盛顿协议成员国认可,为学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资质保障。随着智能运维和绿色建筑技术的深度融合,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化"的新工科方向持续发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