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将财务核算能力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深度融合。该专业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重塑造,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陕西及周边地区输送适应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财务人才。其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形成了“财务+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培养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致力于打造掌握金融、会计、税务、互联网技术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具备初级会计师技术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微企业的财务分析、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税务筹划等岗位。课程设置突出实践导向,例如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直接对接企业财务数据处理场景,而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课程则强化数字化工具的实操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智能化财务管理的转型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分层设计:
- 基础课程:涵盖基础会计、管理学概论、经济法基础等,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
- 核心课程:包括初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注重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训练;
- 技术融合课程:如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融入大数据工具应用能力培养。这种设计既夯实传统财务技能,又顺应财务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趋势,使学生具备业财融合的现代财务管理思维。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递进式实训强化职业能力。从手工会计基础实训到财务信息化模拟,再到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从基础操作到综合应用的完整链条。学校与十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共建实践平台,引入真实企业项目,例如税务申报模拟、财务数据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掌握财务共享服务、战略财务规划等前沿业务场景的处理技巧。此外,1+X证书制度的推行,将初级会计职称与计算机等级证书纳入考核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选择进入中小企业的统计、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岗位,或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数据显示,同类院校该专业升本率可达72.8%,而学校提供的英语B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在金融、审计等领域的就业竞争力。这种“升学+就业”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既满足企业懂业务、强核算、会工具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