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自2019年开办以来,始终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能培养。该专业依托渝东南地区产业优势,构建了以自动化设备运维与智能化改造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综合实践”三维能力培养框架。其课程设置与实训条件高度匹配现代工业场景,致力于培养兼具精益工匠精神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定位与特色
该专业以工业网络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为两大核心方向,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组态软件、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作为中国制造2025紧缺专业,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入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等实践模块,并开设工业网络技术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等特色实践课程。专业特别注重设备智能化升级能力培养,将传统电气控制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使毕业生能胜任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集成与技术改造工作。
课程体系构建
- 基础理论课程:涵盖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力拖动等学科基础,强化学生对电气系统的底层认知。
- 核心技术课程: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生产线调试与安装三大支柱模块,其中机器视觉和工业网络技术课程直接对接智能工厂需求。
- 实践教学体系:
- 基础技能训练:金工实训、维修电工实训奠定设备操作基础
- 专项能力培养: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调试与安装实训室完成典型工业场景模拟
- 综合创新实践:依托工业机器人装调实训开展跨学科项目实践
师资与实训条件
专业教学团队包含副高职称教师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超过40%,多数教师具有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实训基地配备工业网络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实训室等先进设施,其中智能制造市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投入2500万元建设资金,可模拟智能工厂全流程操作环境。近三年学生在全国电气控制系统装调虚拟仿真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印证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效性。
就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三类岗位群:
- 自动化设备运维: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调试、智能生产线维护等岗位,服务华晨鑫源等合作企业
- 控制系统设计:在供配电系统安装、工业网络组态等领域担任技术工程师
- 技术升级服务:参与传统设备智能化改造项目,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三爱海陵实业等智能制造服务商数据显示,该专业2023年在重庆专科批物理类录取线位居全市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印证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